今天中午在公司看到了幾則很有趣的新聞
其中居然還成為晚上全民大悶鍋的主題

供需失調 淪為新貧 大畢生起薪倒退8年

中時電子報 更新日期:2007/06/05 04:39 記者: 彭漣漪/台北報導

近八年來,社會新鮮人的薪資不增反減!根據勞委會的調查,去年大學畢業的社會新鮮人平均起薪是兩萬六千七百元,比起八年前還少了七百六十二元,這還沒算上物價上漲因素;至於碩士級以上的社會新鮮人,去年平均起薪是三萬一五六七元,比起八年前只增加一千元加零頭。

今年失業率將超越高職

每年有超過三十萬大專以上高學歷社會新鮮人投入職場,大量生產的大學生及碩博士,由於供需失調,造成「價格下跌」,許多人成為落入M型社會左端的一群。他們是向下沉淪中產階級中的指標族群。

這群社會新鮮人,工作愈來愈不好找,很多只能靠打工過日子,有些則賴在家中靠父母,面對可能淪落為「新貧階級」,焦慮油然而生。

一○四人力銀行剛公佈今年的社會新鮮人起薪調查,一○四人力銀行行銷總監邱文仁表示,看過去三年,扣除物價因素,社會新鮮人中,除了碩士級有些許實質成長外,學士和專科的起薪都是負成長。

歷來,高職一向是各個教育程度中失業率最高的一群,但今年二月,在尚未進入畢業旺季之際,大學以上學歷的失業率,竟然首度超越高職。隨著每年畢業的大學生、碩博士愈來愈多,主計處預估,今年有可能是大學以上畢業生失業率超越高職的一年。

台中技術學院國貿系四年級學生張幃婷,今年即將畢業投入職場,但早已開始做準備,之前曾參與企業實習活動,在開學沒多久就準備找工作,擔心在職場上「晚別人一步」的憂慮,促使她不得不積極。

畢業後平均失業五個月

張幃婷的危機感其來有自。根據一一一一人力銀行針對畢業後五年內社會新鮮人動向的調查顯示,大專及以上學歷的高學歷社會新鮮人,平均會失業五個月,就業現況則是「兩成未就業,一成靠打工過日子」。

這項調查指出,有五成從事過不穩定的「非典型」工作,包括約聘、短期、外包、派遣等型式,也就是日本所謂的「飛特族」(Freeter,自由工作者)。日本出現另一種新族群,在台灣也開始流行起來,那就是在家「怠業」,依靠父母過生活的「啃老族」。

世新大學教授彭懷恩表示,會出現「啃老族」和「飛特族」,除了企業採用彈性僱用制度外,父母親提供子女優渥的環境也是因素,而這個現象對產業的影響,值得政府關注。


勞委會:去年大學畢業生起薪26700 比8年前少

中央社 更新日期:2007/06/05 20:06

(中央社記者顧恆湛台北五日電)進入六月的畢業季節,行政院勞工委員會今天表示,根據勞委會的調查,去年大學畢業的起薪為新台幣兩萬六千七百元,較民國八十八年的兩萬七千四百六十二元減少七百餘元;民國九十年至九十四年連續五年的高失業率,間接影響到畢業生的起薪。

調查顯示,去年研究所以上起薪三萬一千五百六十七元,高於民國八十八年的三萬零三百八十八元。

勞委會指出,由於民國九十年至九十四年,台灣受到國內外經濟不景氣影響失業率均高於百分之四,連續五年的高失業率間接影響到畢業生的起薪。此外,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研究報告,全球化經濟及產業外移將影響產業的就業與薪資成長,台灣面臨的產業外移較其他國家嚴重,畢業生的起薪也受到波及。

勞委會說,根據調查,初入職場青年平均花一點九個月找到工作,其中專科程度花一點八個月找到工作,大學生一點八個月,碩士以上一點一個月。另根據青輔會所作的「大專畢業生就業調查」,大專畢業生找到第一份工作所需時間平均為一點七六個月。

勞委會說,根據調查,待遇並非青年人尋職的唯一選項,勞委會所作的青年勞工就業調查顯示,青年勞工初次尋職時考量因素包括:能學到知識技能(佔 44.6%)、工作穩定性(佔44.6%)、待遇高(佔42.7%)、符合自己興趣(佔38.2%)、能學以致用(佔31.8%)等。

至於青年勞工(三十歲以內)的工作型態屬於全日工作者佔百分之九十一點一,部分工時佔百分之八點九。按年齡觀察,二十至二十四歲屬部分工時者佔百分之十八點一,二十五至二十九歲屬部分工時者佔百分之四點八,顯示青年初入職場有些先採部分工時工作,但隨著年紀增長,採全日工作的穩定型態達百分之九十五。

勞委會說,三十歲以內有將近六成持有證照,其中擁有「技術士證」者最多佔百分之三十二點五,其次為「電腦證照」佔十六點四,沒有任何證照者則佔百分之四十一點三。


 

M型社會求生術 專業掛帥 找到你自己的「藍海策略」

中時電子報 更新日期:2007/06/05 04:39 記者: 劉德宜/專題報導

台灣朝向M型社會趨勢愈來愈明顯。面對全球化時代,競爭越來越激烈,即將進入職場的年輕人,在準備階段就要先把自己的專業技能訓練好,在激烈的職場中絕對是專業掛帥,擁有專業技能才能擁有較高的報酬。

如果你進職場十年還是落入貧窮族,自己恐怕要負較大的責任。首先,你在大學唸書時可能是抱著「由你玩四年」,沒能讓自己在基礎學科上紮好根基,並且為自己做好職場「差異化」的準備;其次,你沒有挑對行業。

台灣經濟研究院第六所所長楊家彥說,技術門檻低的傳統產業從業人員,未來薪資成長受到的衝擊會比較嚴重,但只要能做出差異化技術與服務,還是有機會突破:「從產業的角度,跨領域異業結合是個脫困的方式,全球最大的腳踏車公司就是台灣的巨大,它的品牌『捷安特』之成功,就是結合傳統腳踏車製造、精密碳纖核晶、與品牌行銷。」

富邦投顧董事長丁予嘉說:「看來還是高科技最重要。但不能忽略的,伴隨著高科技一起發展的傳統機械與材質的研發,因為這些手機、面板、筆電…,外觀要精美、功能要更強,全部要靠著這些傳統的車床沖壓技術,以及塑化材質的愈來愈精密改良。」

丁予嘉表示,不論產業與個人,要活下去,就要想辦法技能精進,做出差異化,但是以「薪水」角度看,若怕入錯行薪水不漲,產業的前景性就不能忽略。

好的產業裡也有賠錢公司,這時怎麼挑好公司?除了看股東權益報酬率(ROE),丁予嘉建議挑「治理」佳的公司。「篩選指標,就是家族董事成員低於三分之一。」

三十年前台大經濟系畢業,鍾樂民面對的是在石油危機過後、國內外哀鴻遍野期,而台灣經濟也沒完全起飛,只剩國營事業公職好幹,他沒考上當時最高薪、每月八千元的中華電信,只好去剛剛開廠的中鋼,月薪五千七。

現在是中鋼副總經理的鍾樂民說,進入像中鋼這種大公司,也別想著一輩子衣食無虞,因為在這種企業裡一樣會出現「M型社會」,技能不佳的一樣被淘汰。


除了必須該有的專業能力之外
面對大前研一所提的M型化社會激烈的競爭環境之下 
不斷的充實自我並且廣泛的學習果然是很重要的
『如果你進職場十年還是落入貧窮族,自己恐怕要負較大的責任。』
多麼沉重的一句話阿...  
 
前幾天來家裡的秀英阿姨跟我說的一句開玩笑話
『你也來考考金融證照,也可以進來當兼差』  哈....真是有趣耶
最近才真的深深感覺到....  幹麻以前"會計學"、"統計學"、"經濟學"、"財務管理"這些課沒有學的徹底 
這星期六中午要去聽國泰關於理財方面的內容...   又能免費吃一餐大餐  
我還蠻期待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