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來被叫去看南藝大博士班的展覽 看的還蠻生氣的。
在看展覽的那天,剛下樓梯看到盲書時就傻眼了,因為它連作者的解說都是一大堆點,這應該算是一個驚喜的開始吧!也夠震撼了。
在看完一輪之後,數了一數發現似乎還少了一個,最後才發現原來那個作品在地板上,『一種關於價值的想像 使得世界俯拾皆是可交換之物』利用地板臘在地上花了一個像字母S的符號,藉由貼在牆上的文字,看到媒材裡有碳精筆,這才突然頓悟原來在板子上那個像是注音符號「ㄣ」的黑色線條也是作品之一,這也算是個驚喜的結束吧。
看完之後心裡只想著『我全部都看不懂,完全無法感受到作者想表達給看這個作品的人什麼。』難道就是要作的完全讓人看不懂才是藝術嗎?
在上台報告完之後,聽到教授的說明,才知道原來她是要讓我們去看負面的教材,知道什麼是失敗的展覽與作品。
並不是高傲的談論一些空靈玄幻的意念 作一些只有自己懂的東西 才叫做博士生 才叫做好作品
也不是把一大堆雜七雜八如同餿水一般的堆砌起來 才顯得高明
拿不過只是國王的新衣罷了 教授對此深感不認同
而我也心有戚戚焉 為什麼要故意做讓大家都看不懂去猜測的東西
也難怪台灣在多媒體的領域一直不如日本和韓國了
全站熱搜